姜子牙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
姜子牙又叫姜尚,他曾經(jīng)輔佐大禹治水,是一位影響久遠(yuǎn)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我們在封神的影視劇中會經(jīng)??吹剿男蜗?,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形象。
姜子牙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
“太公望”的簡稱。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xiàn)滅殷興周的任務(wù)。
因為姜尚是周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賢人,所以叫他太公望,在民間傳說中,人們也就叫他“姜太公”。
姜太公的來歷
姜子牙(約前1136年—約前1036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nèi)郡汲縣(今河南省衛(wèi)輝市太公泉鎮(zhèn))人。商末周初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兵學(xué)奠基人。
姜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后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于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
姜太公是怎樣被啟用的,后來有什么功勞
姜太公,就是姜尚,姜子牙,呂姓,又叫呂尚。古代杰出軍事家,年過70一無所成,直鉤在河邊釣魚,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經(jīng)過河畔,見其直鉤釣魚,甚異之,請姜太公出山輔佐打天下,這就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由來。
被文王啟用后,太公內(nèi)修兵法,操練兵馬,輔佐姬昌一起打天下,文王去去世后,又輔佐周武王姬發(fā)(就是文王的兒子),成為開國功臣。流傳千古,著有姜太公兵法。
姜子牙為什么又叫呂尚
首先要說明的是,由于姜太公生活的時代距今時間較遠(yuǎn)并且史料缺乏,學(xué)界對于姜太公生平很多事跡還存在爭議,姜太公的姓名稱號也是如此。本鬼下文基本主要以《史記》記載的主流觀點為依據(jù)。
才華無雙的姜太公前半生卻碌碌無為,只得在渭水之濱等待最后的機(jī)會。而周文王從羑里歸來以后就一直勵精圖治,準(zhǔn)備滅亡商朝。對于此時的周文王來說,滅亡商朝的最大障礙是曠世大賢的輔佐。
于是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與姜太公一拍即合,上演了“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歷史佳話。周文王見到姜太公后非常高興地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人們便根據(jù)周文王“吾太公望子久矣”這句話給姜太公起了一個名號——太公望,“望”也就成為姜太公的名號。因為姜太公是姜姓呂氏,所以姜太公也被稱為“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