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始厭學了怎么開導(dǎo)
孩子厭學是令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其實并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各種原因?qū)е潞⒆硬辉溉W校,從而產(chǎn)生一種厭倦感。家長不要盲目責備孩子,要從中找出因素,正確引導(dǎo)孩子。
小孩開始厭學了怎么開導(dǎo)
1、調(diào)整思維和溝通方式。孩子厭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壓力大”,當今社會,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考試制度,都在給孩子施壓。孩子必須在小小年紀就學會如何疏解壓力,否則他們就會變得性格暴躁、孤僻、軟弱或焦慮。
孩子厭學,與家長的思維模式和表達習慣有很大關(guān)系,家長要想改善孩子的厭學情緒,就一定要先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改變來影響孩子。
2、給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其實,勞逸結(jié)合這是很重要的一條學習原則。玩的時候,孩子看似沒有學,卻是他們消化學習內(nèi)容,運用所學知識,緩解學習壓力的時間。一個用所有時間來學習的孩子,估計就離厭學不遠了。
所以,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天都要有。因此,我們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更合理的作息計劃、每日時間安排等,把孩子學習和玩的時間明確規(guī)劃出來。這樣孩子學習的時候有奔頭,只要努力過后就能迎來放松,而不是無止境地緊張,他們就能產(chǎn)生動力。
3、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習原動力。興趣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確實必不可少的。對孩子灌輸學習有用的說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有用,孩子才能每天都愿意去學校。
還應(yīng)該幫助孩子培養(yǎng)邏輯思維,這不僅是對孩子學習上的助力,更是為了孩子將來走上社會、獨立成長奠定基礎(chǔ),家長也可以參與進來,這樣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更好的發(fā)展。
4、改善環(huán)境,愉悅心境。要改變厭學的學習態(tài)度,首當其沖是改變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的環(huán)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三者之間相互配合。一個重學、樂學的學習氛圍是需要社會鼓勵、家長關(guān)懷、教師重視和同學的友好。
只有這樣,厭學學生才能消除他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也由厭惡感轉(zhuǎn)變?yōu)槭孢m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環(huán)境的學習。
孩子厭學,可能是這三個原因
1、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學霸之所以愛學習,是因為學習讓他體會到成績感:拿到高分后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的表揚、父母親戚的祝賀等等,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正向反饋,會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相反,學習給了他挫敗感:成績不好被家長批評、如何努力都學不會等。
2、逆反心理。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一次兩次還行,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3、習慣的力量。當我們堅持做某件事,這件事就變成我們的習慣了。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不優(yōu)秀也是。當然,不愛學習也是一種習慣。當我們習慣了不學習的狀態(tài),那自然而然就不學了。想要學習,就需要花費大量意志力。
孩子厭學的危害及后果如下
1、中度厭學的孩子并不是簡單的對學習缺失了興趣,而是已經(jīng)從心里對學習產(chǎn)生了厭惡情緒。這種情況下,孩子基本不能維持正常的學習了,需要家長再三督促下才能進行學習活動。這樣的情況,孩子每天心不在學習上,勉強去到學校也是一無所獲。
2、重度的厭學是孩子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抗拒學習,孩子會利用任何的方式逃避學習:有的孩子會選擇撒謊,有的直接逃學,有的直接呆在家里怎么都出門,更有甚者,為了逃避學習,逃避學校選擇了離家出走不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