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長怎么和孩子溝通
一般孩子到了高中階段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了非常強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wù),使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尤其是住校的孩子,所以掌握好的方法才是關(guān)鍵。
高中生家長怎么和孩子溝通
1、遵循換位思考的原則
父母要想和子女溝通順暢,就要理解、體貼子女,更需要進行換位思考。因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樣??磫栴}往往會有差異,如果學會了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就能心平氣和地交流,心平氣和地發(fā)表看法。
2、樹立平等的原則
父母是子女的監(jiān)護者,培養(yǎng)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wù)教育孩子成長,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與子女不平等。父母與子女在人權(quán)、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
在這些問題上,誰都沒有特權(quán)。子女是應(yīng)該聽從父母的教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定要對父母百依百順。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暴干涉。
3、與孩子溝通要真誠
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效果好壞,與父母如何聽孩子講話很有關(guān)系。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還想著別的事。所以父母與子女談話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高中孩子不喜歡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1、父母的監(jiān)控過強
父母全方位的監(jiān)控,迫使孩子遠離父母。但讓高中生最苦惱的,恰恰就是爸媽對他全方位的監(jiān)控。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個隱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請,別人是無權(quán)進入的,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但是父母連這點都做不到。孩子反感父母的這些舉動,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2、總是給孩子提學習
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是正常的,但是孩子在學習時也會有不少的壓力,如果家長一味的只要求孩子的學習,那么還在就逐漸的不想與家長溝通了。
3、家長說太多的大道理
就愛張總是哆嗦一大段的道理,還會擺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思想傳輸給孩子,實際上孩子這樣是不接受的,于是漸漸地就不想在交談了。
家長引導孩子溝通,這些方法要知道
1、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道
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傾訴的。
2、使用肯定的語言
使用肯定的語言能夠讓孩子知道他們所說的話被聽見和重視。家長可以使用如“我明白你的感受”和“我理解你的想法”這樣的肯定語言來增強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心。
3、經(jīng)常溝通
家長需要跟孩子保持經(jīng)常的溝通,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信任和依靠自己的家長,這將對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4、避免批評和指責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應(yīng)該盡可能避免使用批評和指責的語言,而應(yīng)該使用鼓勵和支持的語言來激勵孩子,這樣的溝通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