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的第幾交響曲被稱為千人交響曲
馬勒是在德奧音樂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作曲家,是處于古典音樂激烈變革時代的音樂巨匠,他的交響曲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必修課”。
馬勒的第幾交響曲被稱為千人交響曲
馬勒的《第八交響曲》,降E大調,作于1906-1907年,1910年9月12日由馬勒指揮在慕尼黑首演。這首交響曲編制龐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故稱《千人交響曲》。
《第八交響曲》是馬勒所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用馬勒自己的話來說,此曲是對前七部的總結。其除了龐大的交響樂隊,還有兩個混聲合唱隊,一個童聲合唱團,七個獨唱演員。也因此被稱為“千人交響曲”?!兜诎私豁懬凡坏?guī)模大,內容也有所突破,個人的悲劇因素減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貝多芬式的博愛、歡樂和幸福。
馬勒的指揮風格是怎么樣的
馬勒是在指揮家的功能從單純“劃拍子的人”向“音樂詮釋者”歷史性轉變過程中一位里程碑式 的人物,是最早的“獨裁指揮家”之一,開創(chuàng)了“全能型指揮”之先河。
馬勒一改往日指揮家只能聽命于劇院有權勢的管理層的現狀,不僅對樂隊、合唱團、聲樂演員和歌劇院的曲目把關,還把劇目制作、舞臺設計、戲裝等部門以及劇院場所等都歸到自己的管轄范圍,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了指揮家鮮明的個性化時代。
馬勒以指揮為中心,把演員、合唱、樂隊、舞臺設置等有機融合在一起,保證了演出的統一性和高水準。馬勒曾說過:“沒有不好的樂團,只有不好的指揮。”
馬勒的第一交響曲是怎么樣的
馬勒的第一交響曲《巨人》,又被稱為《D大調第一交響曲》,是一首具有強烈標題性的交響詩,于1888年完成。全曲分為四個樂章,其中主題旋律源自聲樂套曲《流浪少年之歌》。
整體結構采用了“第一樂章,第四樂章,第一樂章”的核心骨架。馬勒通過音符模仿了花朵、溪流、狂風暴雨等元素。與第一交響曲密切相關的是聲樂套曲《漂泊藝徒之歌》,其中包括四首歌曲。這部套曲描繪了一個被愛人拋棄的年輕人外出流浪,并尋求安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