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生平事跡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說的就是韓愈的經歷。韓愈的人生并非一帆風順,不管是幼年青年時期,還是科舉途中,亦或為官之時,韓愈都有遇見過挫折的時候。無論什么時候遇見挫折,韓愈都會勇敢面對,這才一步一步成就了他的人生巔峰。
韓愈的生平事跡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為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進士。貞元十九年(803年),因上《論天旱人饑狀》,遭權臣讒害,被貶陽山。曾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zhàn)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其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
韓愈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巨匠
在古代文學史上,韓愈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作品充滿了獨特的文風和深刻的思想,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然而,韓愈的一生并非一帆風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歷經波折,最終成為了一位備受敬仰的文學家。
韓愈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自幼聰穎過人,表現出了對文學的濃厚興趣。然而,在他年少時,家庭遭受變故,家境日益衰敗。這使得韓愈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文學夢想。
在韓愈的成長過程中,文學成為了他心靈的寄托。他勤奮好學,廣泛涉獵,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同時,他還積極參加科舉考試,憑借出色的才華,成功踏入仕途。
然而,仕途并非一帆風順。韓愈在官場上遭受了不少挫折,甚至因為直言進諫而受到貶謫。這段經歷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也使他的文學作品更加豐富多樣。
在韓愈的文學作品中,他不僅關注個體的人生際遇,還關注國家和社會的命運。他的作品以獨特的文風和深刻的思想,贏得了廣泛的贊譽。韓愈的文學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熱愛,以及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使他成為了唐代文學的一代巨匠。
韓愈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執(zhí)著的追求,我們就能戰(zhàn)勝人生的磨難,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韓愈為師的經歷
中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韓愈45歲,是年,韓愈任職方員外郎,因要求復查華陰縣令柳澗貪污案,被降職,再入太學任國子博士。
被降職來國子監(jiān)當先生,學生們對韓愈有許多質疑,他們直白詢問韓愈:先生你那么有學問有用嗎?先生你還要勤奮有用嗎?先生尊儒學道統(tǒng)有用嗎?先生你那么認真嚴謹有用嗎?先生的文章集多家之長有用嗎?
學子們一口氣問了很多問題,尖銳且敏感,甚至觸及人的痛楚。如若是一般人,就會心灰意冷悲觀失望,被眼前的陰霾蒙蔽了雙眼,被人生道路上的再一次重創(chuàng)擊倒喪失了銳利與睿智。
韓愈抒寫《進學解》回答學生的問題,《進學解》屬于韓愈的自嘲之作,流傳千年的名句“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便出自于《進學解》。
韓愈的大氣在于,雖然自己目前降職后作國子師,足以證明自己還不夠勤奮,還不夠思想純儒,還沒有抓住儒學要領,文章雖好也只是紙上談兵還無助于解決問題,貶官正和我的做人學問是相稱的,需要反思蓄銳。
這就是大教育家的胸懷,站高望遠,虛懷若谷。他把自己當成靶子,反躬自??;他把自己當成鏡子,進學前行;他把自己當成教材,現身說法,意在鼓勵學子繼續(xù)前行,進學。他敏銳地感悟,降職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自身學識、品德、修養(yǎng)、言行不夠是最主要原因。
不會為一時的降職而悲觀失望,也不因自身的失意而怨天尤人,這就是做大事大學問的胸懷和眼界,也是身為教師珍貴的品質和素質,不擱淺,不近視,不抱怨,愈挫愈勇,理智清醒。
在教師的選拔任用方面,韓愈是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選拔人才的標準是當代選拔人才的雛形。注重德、才、膽、識兼?zhèn)?,尤其注重人才的出身經歷,以檢驗教師教育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