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傳統(tǒng)曲目有哪些
俗話說,古箏悅?cè)?。一首好的古箏曲能夠讓聽者如癡如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作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在古箏的發(fā)展歷史上,誕生出很多美妙的箏曲,這些箏曲或激烈或曼妙,亦或是特別有意境。
古箏傳統(tǒng)曲目有哪些
1、《漁舟唱晚》
這是一首傳統(tǒng)的古箏獨奏名曲。據(jù)傳是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舟漁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佳句,表現(xiàn)了夕陽西下,在美景如畫的湖面上,漁民們歡樂歌唱,滿載而歸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美好山河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2、《出水蓮》
這是廣東潮州客家箏曲。樂曲屬潮州音樂,形成的歷史非常悠久。從兩晉至南宋,中原地區(qū)人因避戰(zhàn)出水蓮在潮傳承路徑亂,大量向南遷徙于現(xiàn)粵東潮州地區(qū)時,已有此曲的流傳。
據(jù)清錢熱儲《清樂調(diào)譜選》所載,此曲的題解云: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征艷嫩也。凡軟線諸調(diào),均可用此調(diào)起板。曲調(diào)平緩,意境深邃,旋律清秀,氣韻典雅,宛若一幅清新韻染的水墨畫,脫俗超凡。
3、《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講述了伯牙與鐘子期之間的真摯友情,進而也表達了知音難覓、珍惜友情之意。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這一典故逐漸發(fā)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xiàn)象。
古箏的流派有哪些
1、山東箏派
山東箏曲又稱齊魯箏曲,以其剛勁有力的內(nèi)在音樂氣質(zhì)和古樸、典雅的演奏風格而聞名全國。山東箏派的代表曲目有: 《四段錦》《漢宮秋月》《高山流水》等。
山東箏派的左手傳統(tǒng)“作韻”技法的主要特點是虛點實按,揉拈攝空,其實,就是滑音、揉弦、顫音的變體。山東箏派較多地使用滑音,尤其是上滑音,演奏滑音時的速度也較快,山東箏派的這一演奏特色與山東琴書的特點及山東的方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聯(lián),也與山東箏派傳統(tǒng)樂曲多為表現(xiàn)活潑歡快的情緒有關(guān)。
2、河南箏派
河南箏的表現(xiàn)力極強,集敘事、狀物、抒情于一體,是我國箏樂中影響力較大的一個派。河南箏派的形成依附于河南大{周曲子及后來的河南曲劇。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大調(diào)曲子,其基本概括了河南箏曲中的絕大部分。
河南箏派與山東箏派一樣,同屬北方箏派,其樂曲風格高亢、粗獷,與河南人的性格和語言一樣頗具特點,并且受到戲曲音樂和民間說唱音樂的深刻影響。
河南箏派代表作品有《蘇武思鄉(xiāng)》《河南八板》《打雁》及由戲曲故事《二度梅》改編而成的箏曲《陳杏元落院》《陳杏元和番》等樂曲。
3、陜西箏派
陜西秦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當時箏在宮廷和民間就有著廣泛流傳。東漢以后,箏參照瑟的形制進行了改進,拓寬了它原有的音域,豐富了它的表現(xiàn)力。
陜西箏派是在彈奏民間音樂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的大部分箏曲來源于陜西地方戲曲和說唱音樂的唱腔旋律,地方戲唱腔也是陜兩箏曲發(fā)展的風格和感情的靈魂所在。
古箏一定要用撥片嗎
最好是用。其對于古箏入門者,其一是可以保護手指不受傷,一般戴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上。
入門應該要學到搖指的,如果不帶撥片很難搖的。帶撥片彈出的聲音比較好聽,用手指彈的聲音比較像古琴,聽不出特色。如果不戴的話,剛開始學手上沒有練出繭,不過彈了一會兒就會很疼。所以還是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