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還是禮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他,他的思想影響著后人,對我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還是禮
孔子是儒家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與“禮”。
“仁”主張的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鬃诱J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岸Y”主張的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要求??鬃幼非蟮摹岸Y”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是為了校正社會等級秩序,達到尊卑有序。
孔子的思想主張
一、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一書中講到“仁”有104處,君子107處。人與仁的概念,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鬃诱f:“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說所謂仁,就是人,親愛親人是最大的仁。
二、德治:
就是主張用“德治愛民”的思想治理國家??鬃诱f“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環(huán)繞北極星那樣,心悅誠服的接受統治。
孔子的“德治”思想:
一是要求統治者必須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削減苛捐雜稅,使人民得到寬和惠。
二是注重犯罪的經濟原因,認為盜竊的發(fā)生在于統治者的貪得無厭,百姓得不到好處而為,主張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對“不教而殺”。
三、禮治:
就是主張用“禮”的方式治理國家??鬃诱J為立身治國非有禮不可,在《論語》一書中有74處記載論禮??鬃诱f“為國以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意思是禮是治理國家的法則,就像秤、繩墨、規(guī)矩一樣的重要;不以“禮”治國就如沒有耜(古代的農具,用于鋤地)而要耕地一樣。
四、人治:
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提出為政在人。孔子認為,在“禮治”下,各級貴族都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個人的作用比較突出;而要實行“德治”,又必須以有德者能居高位為前提,否則便不能發(fā)揮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別強調統治者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孔子認為,統治者能否以身作則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問題,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禮的“親親”原則,主張讓非貴族出身的賢才也能參與國政。后人把這種主張叫做“人治”或“賢人政治”。
孔子的簡介
孔子(約公元前551年9月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昌平鄉(xiāng)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
孔子出身沒落貴族,青年時步入魯國政壇,并開辦學校招收弟子。在魯國政壇沉浮多年的孔子不能為魯國權貴所容,不得不出走,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在離開魯國十四年,游歷數個國家后,孔子仍不能獲得機會施行自己的政治理念??鬃幼罱K回到魯國,在家鄉(xiāng)編訂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經》、《春秋》),公元前479年,孔子在魯國去世,享年73歲。
孔子在古代被歷代王朝以及知識分子尊崇為“圣人”。在其死后的兩千多年里,其形象被逐漸神圣化,成為儒家文化的人格象征與圖騰,被尊為“至圣先師”。其所編訂的六經成為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經典。孔子生平與學生們的對話被編成《論語》流傳至今,其思想被后世奉為士大夫為人處世的準則。